2018年4月18日下午,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閉門沙龍在北京成功舉行。本次沙龍由如是金融研究院和海南師范大學中國特色自由港研究中心聯合舉辦,也是如是金融沙龍的第1期。如是金融研究院于4月初剛剛設立海南分院,海南師范大學是國內第一所專門設立中國特色自由港研究中心的高校,雙方共同舉辦的這次閉門沙龍也是海南新政之后國內最快、最豐富的專題研討活動之一。
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致歡迎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商務部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國研經濟研究院院長王輝、中國社科院國際金融研究室主任劉東民、海南師范大學中國特色自由港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鋒等專家分別從宏觀、貿易、規劃、金融、地方等角度發表了對海南建設自由貿易區及中國特色自由港的精彩觀點,海南椰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國人大大代表鐘春燕結合現場參與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的經歷,談了海南目前面臨的問題與挑戰,以及對未來海南發展的真誠建議。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李會明、民生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張瑜等嘉賓參與討論,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朱振鑫主持沙龍活動。
本次會議時長3小時40分鐘,各位嘉賓討論熱烈,干貨滿滿。會議紀要長達3萬多字,在此將各位專家的意見匯總成15條精華政策建議,希望對海南的新一輪改革開放有所助益。
建設新海南的15條干貨建議
1
海南現在面臨的是繼1988年建省辦經濟特區和2010年國際旅游島之后的第三次歷史性機遇,而且可能是最后一次機遇,兩“自”合一,必須牢牢抓住,換道超車。一定要認識到,海南發展不只是海南自己的事,更是全國的事,支持海南改革開放,落實好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是國家各部委和海南省的共同責任,必須成立國家層面的專門協調機制或部門來統籌推進。
2
不要安于現狀,僅有中央的最高支持是不夠的,歸根結底還是要落實。海南的規劃明顯走的慢了,在對標國際自由港之前,先要對標國內自貿區把課補上。之前全國大部分省級行政區都申報了自貿區的正式方案,海南相對滯后。自貿港其實海南也不是第一個,上海早就進入程序了。
3
地方政府要想清楚“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該怎么干”,一次性研究清楚,步子可以邁大一點。比如當年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2012年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限額為8000元,后來發現額度不夠,又提升至16000元,最好不要擠牙膏式爭取,而是能夠一步到位。
4
建議海南省委省政府盡快組織學習探討自由港建設,廣泛邀請國內外、體制內外專家來指導培訓,先把概念和思路搞清楚,這個事是系統性的,上上下下都需要深刻理解,發揮主動性,不能只是執行。
5
海南開發需要新的金融平臺,建議設立“海民投”。兩種路子,下策是政府前期注資引導國企建立投資公司或金控平臺,這種模式和目前中央控制地方政府債務的思路相悖。上策是發展民間版的平臺公司“海民投”,充分發揮民間資本的力量。
6
探索建立國際多邊智庫。缺少國際性的多邊智庫不僅是中國的短板,在全球也是難題。海南地理上相對獨立,遠離政治中心,可以大膽探索建立多邊智庫。海南搞成了具有全球影響的博鰲論壇,有這么好的基礎,完全可以把國際性智庫也做起來,可以把博鰲亞洲研究院改版升級,做成世界一流智庫。
7
海南省政府可探索海外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從融資主體上看,中央政府、金融機構、企業、地方平臺都已經都在海外發行過債券,地方政府債券尚屬空白。首先,地方政府有足夠的信用來支持債券海外發行,在海外市場非常受歡迎;其次,給海外人民幣資金提供了一個新的資產池,有助于人民幣國際化;第三,可以吸引外資流入。
8
建立海南數字貨幣試驗區。央行一直在研究數字貨幣,未來肯定要找機會做試點。海南島作為封閉的國際旅游島,是數字貨幣試驗區的最佳選擇,既可避免對國內金融體系的沖擊,又可通過去中心化構建全新的跨境支付體系,打破美國金融制裁體系,維護國家金融安全。而且,數字貨幣發行還能和支付寶微信一樣帶來資金沉淀,這都是金融資源。
9
借助國家特殊支持政策發展綠色金融。海南是生態資源、旅游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這些都是潛在的綠色資產,必須充分借助國家對綠色金融的特殊優惠政策,利用綠色金融債、綠色企業債、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等工具,盤活存量資源,開發增量資源。
10
探索建立濱?;鹦℃?。借鑒國外格林尼治基金小鎮和國內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鎮的成功經驗,利用自身隔離島的區位優勢以及宜人的生態環境,吸引國際化專業金融人才,大力發展離岸金融。
11
要吸引人才和資金必須有更大力度的稅收優惠政策。一是個人所得稅,目前國內可能只有橫琴和前海有15%的優惠,這一點對吸引人才是最重要的,沒有之一,有了人才有企業和資金。二是企業所得稅優惠,目前內地一般企業所得稅為25%,但很多地方都有15%優惠稅率,這一點不做就是劣勢;三是自貿區關稅優惠,現在香港只有四種商品煙酒油醇征收關稅,其余商品均不征收關稅,海南不一定做到這么多,但也可以步子大一點。
12
學習上海和深圳,以分校形式引進國內外知名大學?,F階段海南發展自己的大學或者設立新的大學都不現實,教育是一個需要積累的東西。國際方面,可學習深圳香港中文大學、上海紐約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西安利物浦大學這些現成的經驗,引進國際高水平院校。國內方面,可以學習深圳的北大匯豐商學院,引進頂尖大學,可以從設立研究生院或研究院開始。
13
深化服務業開放,這是吸引人才的基礎。加快利用海外資金、技術、人才,構建高水平的教育、醫療、養老產業平臺,既是新的經濟增長點,又可增加對人才的吸引力。具體的建議:第一,契合軍民融合主題,探索建立榮軍醫院。第二, 學習瑞士經驗,利用生態環境優勢,建立醫養結合的健康基地。
14
加強與外部經濟體的合作,尤其是與香港、澳門的“飛地”合作。港澳最頭疼的就是物理空間的局限,澳門不得不去橫琴要土地。而海南未來可能是全球面積最大的自貿港,在一定條件下可探索給香港澳門開設“飛地”,以土地承接發達經濟體的資源。
15
引進龍頭企業和企業家,以點帶面。加強與國際成功企業、商業巨頭的溝通與合作,成都、西安都是國內比較成功的案例,這需要省級層面的推動,省政府可以直接牽頭與BATJ這種級別的企業進行戰略合作。